“钱景”如画春潮涌——泰安市财政部门累计投入资金超3.8亿元,全力推动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

发布日期:2025-04-30 10:34 浏览次数:

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。眼下,文旅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,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丰富体验的同时,也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
近年来,泰安市各级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文旅强市建设决策部署,紧扣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”主线,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,聚焦旅游公共服务提升、消费扩容提质、入境旅游突破等关键领域,累计投入资金超3.8亿元,重点支持文旅基础设施建设、文旅政策落实保障、旅游品牌宣传推广等关键环节,全市文旅产业实现量质齐升,为全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“泰安样本”。

强基固本 夯实文旅产业发展硬件支撑

暮春时节,踏春出游。位于泰安旅游经济开发区的泰山天平湖景区山清水秀、鸟语花香,非常适合假日休闲娱乐。“我们从社交媒体上看到了天平湖游客中心线路,正好订的酒店就在附近,开车到这边很方便,有很多车位。从这里可乘坐‘敢当号’直通车直达中天门,很便捷。”来自江苏盐城的游客田女士点赞说。

泰山天平湖游客中心毗邻京沪高铁泰安站、泰安西收费站、泰安北收费站,游客下高铁或高速后,可短时间、近距离抵达该登山通道进行乘车。目前,市财政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为抓手,着力构建便捷、安全、舒适的旅游环境,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。

不给“游客流量”添“堵”,解决好停车问题是关键。在旅游交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,2024年,我市统筹资金1.2亿元,在泰山天平湖、红门广场游客中心配设3804个智能停车位,开通12辆“敢当号”直通车,构建“景区+交通”无缝衔接网络,实现游客从交通枢纽到景区的便捷转换。天平湖、红门游客中心成功入选山东省旅游风景道驿站示范性项目,成为游客集散与服务的重要枢纽。

如今,旅游休闲活动已从白昼延伸至夜晚,18时至22时成为高活跃度的夜间经济“黄金4小时”。我市在夜间旅游消费方面,投入资金8600万元,重点推进泰山夜间安全照明及市级主要道路照明升级工程。在泰山景区,我市为主要登山道路和部分景点安装照明亮化设施,让游客在夜间也能领略泰山魅力。同时,我市对31条市级道路实施照明升级改造,运用“单灯控制”智能技术,精准调节亮度,大幅提升照明效率。目前,城市主副干道亮灯率超99%,不仅为游客夜间出行游览筑牢安全防线,更点亮了璀璨的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。2024年,该工程成功入选全省旅游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示范项目,成为城市夜间旅游发展的标杆。

创新机制 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

围绕提振消费,我市财政部门积极行动,金融机构纷纷响应,金融“活水”正持续加码,投入“真金白银”提振消费,为推动经济发展添动能。

九女峰山脚下的东西门村,悠悠青山、漫漫古道、水溪环绕,咖啡厅、书吧、民宿坐落其中,吸引着多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。“这里风景秀美,而且最近民宿刷银行卡消费还有优惠,很划算。”来自河南的郑先生说。目前,我市实施银行卡消费减免政策,对3A级以上景区、星级酒店、等级民宿等消费场景给予优惠,累计优惠6.65万元,带动交易182.33万元,实现“小优惠”撬动“大消费”。同时,我市完善支付便利化设施,推动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。在全市4A级以上景区、省级旅游度假区、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点位,我市新安装外卡pos机254台、外币兑换点11个,外卡pos机完成率124.1%,连续六次在全省公布的入境旅游便利化设备部署进展中位列第一。

记者了解到,市财政积极探索创新“财政+金融”“财政+科技”融合模式保障机制,吸引和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支持我市文旅产业发展,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,激发市场潜力。在文旅政策落实保障方面,我市拨付资金近800万元,保障文旅产业奖补政策落地实施。通过支持酒店(民宿)提档升级、特色街区打造、“引客入泰”等项目实施,切实提升改善泰安旅游软硬件环境,吸引更多游客来泰爬泰山、游泰城、品美食、购文创、赏非遗。

去年以来,泰安打造泰山旅游“一件事”,实现泰山旅游“吃住行游购娱”智能化、便利化、特色化。泰山旅游“一件事”平台通过接入“爱山东”平台后,游客只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,便可使用“鲁通码”替代身份证,进山检票、索道购票及后续服务皆可“一码通办”。我市依托“泰山旅游一卡通”平台,整合全市83家A级景区、100余家酒店民宿资源,实现门票及套票线上销售“自主点单”,累计销售额达2757.95万元,构建起全域全时旅游资源整合与消费服务的新平台。

传承创新 厚植文旅发展文化底蕴

雄伟壮丽的泰山历史悠久、文物众多,巍巍泰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,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。在泰山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方面,我市统筹资金8000万元,支持文物保护、非遗传承、景区品质提升等项目实施,完成泰山古建筑群、大汶口遗址等重点文物修复保护、封禅大典演出升级改造,《大泰山》《大汶口》等以泰安、泰山为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创作等项目实施,让优秀泰安传统文化“活起来”“传下去”,丰富泰安旅游文化内涵。

在助力文旅体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方面,我市支持打造“泰山神启”沉浸式体验、天外村农文旅综合体等新业态,丰富泰安旅游新业态、新场景。积极探索“文旅+赛事”“文旅+音乐”模式,承办登山节、马拉松、音乐节等文体赛事活动,吸引20余万名游客热情参与,为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
在资金管理方面,我市坚持“花钱必问效、无效必问责”原则,严格按照《泰安市市级文化宣传旅游发展资金管理办法》,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和项目绩效管理。在资金分配上,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优先支持示范效应强、带动作用大的项目;在管理机制上,建立“财政+部门+企业”协同推进机制,确保资金精准投放、高效使用。2024年,全市获评省级示范性旅游公共服务设施7个,入选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优秀案例1项,财政资金的“撬动效应”和“乘数效应”充分显现。

千川汇海阔,风正好扬帆。泰安市各级财政部门将深耕“财政+金融”双轮驱动,整合资源、优化政策,全力推动文旅产业由“网红”蝶变为“长红”,在文旅强省建设征程中,绘就更加绚丽夺目的“泰安篇章”。

      来源:望岳新闻

打印 关闭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